現代人挑床墊,越來越重視「支撐」、「不塌」、「服貼」這些舒適關鍵,然而多數人對床墊彈簧的認識,往往只停留在「有彈簧 VS 沒彈簧」這個層次。
今天,我們就要帶你破解關於獨立筒床墊的三大結構迷思,讓你真正懂得怎麼挑一張「睡得久、撐得穩」的好床!
你可能看過一些廣告寫著:「我們用的是高彈性獨立筒!」
但實際上,獨立筒只是彈簧類型的一種,真正決定躺感與耐用度的,是藏在彈簧細節中的三個要素:
線徑,指的是「彈簧鋼線的粗細」,單位以 mm 計算。
我們熟晨床墊選用三種不同粗細的彈簧線徑,對應不同的支撐需求與使用習慣,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躺感:
「圈數」指的是彈簧鋼線從頭到尾繞了幾圈。
圈數的多寡會直接影響彈簧的:
圈數要跟線徑搭配。線徑細 + 圈數多 = 柔軟包覆感;線徑粗 + 圈數少 = 有力支撐感。重點是找到「彈性與支撐的平衡點」。
彈簧圈數越多,代表延展性越長、彈性越柔順,但支撐力也會被平均分散;圈數越少,彈簧反應力道更直接但可能較硬。
因為這個設計剛好卡在「彈性順暢」與「支撐足夠」之間的黃金平衡!
雖然圈數多乍看之下是「越Q越高級」,但事實上:
太多圈反而會讓彈簧變得「過軟、易變形」且回彈速度下降。
內直徑指的是彈簧圈圈中間的寬度,也就是「彈簧本體的粗細」。市面上大致分為:
大顆彈簧不是鬆散,而是支撐面積廣、不會集中受力,更不容易塌陷;熟晨主力使用的「大顆支撐彈簧」就是為了對抗久壓塌陷問題。
「熟晨的彈簧設計,不是為了追求Q彈的躺感,而是提供穩定支撐+自然服貼的黃金比例。選擇合適的線徑、圈數與大小,是我們做為一張好床的基本要求。」
直排式就是將彈簧上下左右規則排列成直線,像磚塊一樣層層排列,為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標準結構。
蜂巢式排列則是將彈簧「交錯排列成六角形狀」,看起來像蜂巢,因此得名。
熟晨床墊主要選用的是直排式排列的獨立筒彈簧,這種排列方式就像在棋盤上規則排放,每行每列的彈簧數量一致,結構整齊、均衡,製作穩定性高。
蜂巢式排列指的是將彈簧以交錯方式堆疊,讓每顆彈簧與上下左右的彈簧密集排列,結構類似蜂巢。
但由於蜂巢排列的外圍區塊難以完整填滿彈簧,因此在床邊支撐與抗塌陷上更仰賴製作師傅的經驗與材料品質。若設計不佳,可能出現邊緣塌陷或變形的情況。
我們不選最硬,也不選最軟,而是選一個「剛剛好好睡的躺感」。
搭配自家使用的高碳鋼中鋼彈簧、6.5圈結構設計與完整熱處理工法,讓這張床墊不只Q彈,更撐得久、撐得穩。
這些,才是撐得住你身體的關鍵